周昌言收了賈琮的回信,自是與賈琮賈政告辭而去。
周昌言臨走時,賈琮又從自己屋里取了幅自己抄寫的般若心經(jīng),讓他帶去送給嘉順親王指正。
嘉順親王憑著他寫在紅硝粗紙上的對聯(lián),便這等禮遇于他。
賈琮也因此從封閉窒息的東路院,進入賈母和賈政的視線,讓賈赦夫婦行事多少有了顧忌。
可以說賈琮已受了嘉順親王的恩惠,雖然這并不是對方有意為之,但賈琮心里還是對這位親王心存感激。
對方既中意自己的書法,讓人家拿著一副撕下的對聯(lián),未免有些輕慢。
送上一副自己精心寫成的般若心經(jīng),也算是對嘉順王的祈愿感激之情。
這對周昌言來說卻是意外之喜,自己不過替王爺送信,卻得了賈琮正經(jīng)寫就得書法,回去王爺定會高興。
早有王熙鳳派來的丫鬟帶路,賈琮跟著賈政,出松軒廳,進了垂花門。
兩邊是抄手游廊,落雨時可避雨而走,當(dāng)中是一條青石密鋪的穿堂路。
走到盡頭,看見放著個紫檀木架子的大理石插屏。
繞過插屏,是處小小的三間廳,穿過后便是后面的正房大廳。
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的穿山游廊都掛著鸚鵡、畫眉等鳥雀。
臺磯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小丫頭,見到賈政和賈琮過來,有人忙上去掀開簾籠。
又有丫頭進去報信:“二老爺帶著人過來了?!?br/>
榮慶堂中一改原先和睦溫和的氣氛,堂中眾人目光各異,打量著跟著賈政身后的少年。
這讓堂堂親王送信上門的人到底是什模樣。
榮慶堂是賈母日常起居的地方,和賈政王夫人居住的榮禧堂,同是榮國府的兩大正廳。
以往以賈琮在府上被人鄙夷的身份,他是沒臉面邁入這里半步的。
今天是他記憶中頭一次走進榮慶堂。
前世他閱讀紅樓,其中多少事就發(fā)生在此處,雖心中好奇,卻依然穩(wěn)住心神,舉止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