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薛家大宅。
花木扶蔬,石徑通幽,一座檐角秀翹的兩層繡樓,青瓦覆頂,白墻映雪,矗立在薛家大宅后院東南角。
丫鬟鶯兒坐在炕上,手上纏著五彩絲線,正在打一個朝天鐙的梅花絡。
她抬頭望去,見自己姑娘又拿出前幾天得的那幅字,在書案上展開,細細賞玩,很是愛不釋手。
“姑娘,那琮少爺送的字,真的這么好嗎,姑娘這幾日每天都拿出來看,怎么就看不膩?!?br/>
薛寶釵微笑道:“上幾月神京的掌柜娘子來家就說起,這位琮兄弟不僅讀書了得,自小就以詩書名動神京,原來聽了還有些疑惑。
如今見了這幅字才知是真的,這天地生人就是奇特,我常聽人講,書家一道無二三十年之功,難有所成,這琮兄弟與我差不多年紀。
這出娘胎會握筆也沒多少年,也不知如何練出這等手書,還有這首詞,比舊年流傳那首詠梅,愈發(fā)用詞醇雅,音韻和暢,也是極好的”
主仆正說著話,就聽見繡樓下園子中,隱約傳來咿呀的唱曲兒聲,聲音柔媚悠揚,婉轉低回,很是動聽。
“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織,……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螀泣。”
寶釵知道這清音閣在金陵很有些名氣,那里不是什么花樓姬館,而是專門豢養(yǎng)女先兒、曲娘子、舞娘子的樂館。
寶釵聽了心中詫異,這不就是琮兄弟這首滿江紅嗎,那幅字送來才幾天,一直在自己房中,想來外人還不知曉,怎么就有人唱出來了?
“鶯兒,這是誰在唱曲兒?”
寶釵心中有些異樣,這琮兄弟竟也是個風流的,竟和清音坊的曲娘子都這么熟悉。
只是清音閣的曲娘子,怎么會唱琮兄弟的滿江紅,寶釵心中好奇,下了繡樓便循聲找去。
“正是,你們怎么會認得他?”
薛蟠是個紈绔草包,雖知道賈琮送了一幅字,卻哪里會去瞧上面寫了什么。
“妹妹怎么來了,你也覺得這曲子好聽,聽說也是她們新學的?!?br/>
有無清音閣女藝在場,在金陵幾乎成了飲宴聚會,是否奢靡高雅的標志。
因為那里的女藝技藝高超,金陵達官貴戚、文人雅士,但有飲宴、慶典、年節(jié)、文會等,都會請清音閣的女藝來獻藝助興。
那清音閣是正經(jīng)的樂館,總算哥哥還算有分寸,要是請些花樓的歌伎來家唱曲,傳出去就太沒體統(tǒ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