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這邊其實早就準備齊全了。
隨著琉璃生產(chǎn)水準提高,生產(chǎn)技藝逐步完善,日生產(chǎn)量早就提升上去了。
除了京師那邊,其余各地基本上都是缺貨的狀態(tài),這也和李昭先鋪貨國外市場有關。
要趁著大周那邊沒有反應過來,先利用他們的渠道將琉璃生意盡可能的全部鋪開,形成自己的市場是需要時間的,只要在這個時間內將一切都布局完成,那么李昭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做事情了。
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發(fā)酵,李昭的策略終究還是起到了作用。
至少,李昭從反饋來的信息看,情況都是對他極為有利的。
周國、幽國還有蒼國的所有商道渠道近乎全面鋪開,而這足足花費了李昭近四個月的時間,耗費的錢財更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這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在這四個月內,國內的琉璃銷售其實是非常少的,更多的是前往國外。
因為李昭最不擔心的就是國內市場,他所采用的就是上輩子雷布斯的那一套模式。
饑餓營銷!
雖然這玩意兒在上輩子都被各種商家玩爛了,但在這個時代還是屬于全新的商海戰(zhàn)術。
以至于如今的武國境內,各種權貴、世家大族、豪族、望族,紛紛渴望拿下琉璃。
人便是如此,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要。
盡管現(xiàn)在都在說琉璃已經(jīng)沒有當初那么貴了,可正是因為不那么貴了,反而更難拿到貨了。
誰能優(yōu)先拿到貨物,那都是在彼此的圈子中最牛的存在。
其實人是俗套的,不管做什么,其實都是一種變相的攀比。
只不過有的攀比比較高級,有的就顯得很lOW!
李昭的陰險就陰險在悄無聲息的讓各州中只有少數(shù)幾大家族拿到了訂單。
這些家族拿到訂單后,李昭貼心的安排了一站式的服務,讓他們享受到了當下最最尊貴的待遇,給足他們的面子,讓他們在那個圈子中成為鶴立雞群的存在。
李昭做的潤物細無聲。
以至于這些率先更換了琉璃片的家族,一時間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對象,他們的虛榮心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