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瞬,已過去一月有余。
破曉時分,晨曦如萬道金箭,穿透咸陽宮那精雕細琢的窗欞,在光潔如鏡的青石地面上交織出一片璀璨光影,將整座大殿映照得金碧輝煌,熠熠奪目。
嬴政身著玄色袞服,金線繡就的玄鳥圖案,在晨光下仿若欲騰空而起,他頭戴冕旒,身姿筆挺,宛如巍峨高山,散發(fā)著令人敬畏的王者之氣。
嬴政緩緩抬手,寬大的衣袖隨之輕輕擺動,他的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仿若從歷史的深處傳來,在大殿內悠悠回蕩。
“韓國已滅,如今擺在我大秦面前的,是關乎霸業(yè)走向的重大征伐抉擇?!?br/>
“趙國與我大秦接壤,其軍事力量不容小覷,軍隊訓練有素且將領善戰(zhàn);”
“魏國地處中原腹地,四周通達,戰(zhàn)略位置極為關鍵,是連接東西南北的要沖之地;”
“楚國地域遼闊,幅員千里,兵多將廣,且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龐大的資源儲備。”
“至于齊國,離我大秦甚遠,暫不可作為首征之國,諸位愛卿,深思熟慮一番,我大秦下一個征伐目標,當指向何方?。俊?br/>
嬴恪身姿如松,率先出列,說道“大王,這幾日,臣經過深思熟慮,以為趙國應是首選目標?!?br/>
“從地理位置來看,趙國與我大秦邊界相連,漫長的邊境線為我軍的集結與快速推進提供了極大便利。無需長途跋涉,便能迅速對趙境發(fā)起攻擊,大大減少了行軍損耗與時間成本。”
“老臣也贊同鎮(zhèn)國君所言,論及國家實力,趙國近年來雖軍事強盛,但由于頻繁參與戰(zhàn)事,與匈奴、燕國等多有交鋒,國力損耗嚴重。且其國君剛愎自用,不聽良言,致使朝堂之上奸佞當道,內政混亂不堪,上下離心,民心浮動?!?br/>
“反觀我大秦,在大王的英明領導下,國力蒸蒸日上,糧草充足,兵器精良,將士們更是銳不可當。此時進攻趙國,猶如以泰山壓頂之勢,直擊其薄弱之處,必能一戰(zhàn)功成?!?br/>
“一旦拿下趙國,我大秦便能在北方和中原地區(qū)建立穩(wěn)固的戰(zhàn)略據點,進一步威懾其他諸國,為后續(xù)統一大業(yè)的推進鋪就堅實且廣闊的道路?!?br/>
呂不韋聽完,也出列說道,因為他和嬴恪的看法相同,不過嬴恪看法著重于大軍行軍和糧草損耗,而他的看法著重于國家實力,朝堂穩(wěn)定等方面。
此時李斯也步伐上前一步說道,此時的李斯顯得儒雅而睿智,眼神中閃爍著洞察世事的光芒。
“大王,臣由衷贊同鎮(zhèn)國君與相國所言。趙國在軍事層面,對我大秦構成了最為直接且緊迫的威脅。其軍隊戰(zhàn)斗力較強,若長期放任其發(fā)展,必將成為我大秦東進的巨大阻礙。再者,從長遠的戰(zhàn)略布局深入分析,趙國所處之地乃是天下之要沖,其戰(zhàn)略價值不可估量?!?br/>
“趙國北控燕代,南通中原,西接大秦,東連齊地。若我大秦能成功攻克趙國,便如同掌握了一把鑰匙,可將勢力范圍毫無阻礙地拓展至中原更為廣袤的區(qū)域。如此一來,不僅能切斷山東諸國之間的聯系,使其無法形成有效的聯盟對抗我大秦,還能為后續(xù)攻打魏國、楚國等國創(chuàng)造極為有利的戰(zhàn)略態(tài)勢?!?br/>
“反觀魏國,盡管地處中原核心,交通便利,但正因如此,其周邊盟國眾多,一旦對其發(fā)動進攻,極易引發(fā)多國聯合救援,陷入曠日持久的苦戰(zhàn)。楚國地域太過遼闊,山川縱橫交錯,地形復雜多樣,且楚國軍隊擅長水戰(zhàn)與山地作戰(zhàn)。
我軍若長途奔襲,深入楚地,不僅補給線會拉得過長,面臨糧草供應不繼的風險,還需應對復雜地形帶來的諸多挑戰(zhàn),極易遭到楚軍的伏擊,陷入被動不利的境地?!?br/>
王翦身著黑色朝服,雖已年過半百,但身姿依舊矯健,眼神中透著老將獨有的沉穩(wěn)與睿智,他拱手而出,神情莊重肅穆,語氣誠懇且充滿力量:“臣附議諸位所言。趙國的李牧雖善于用兵,在軍事指揮上確有過人之處,但我大秦秦軍將士,個個身經百戰(zhàn),歷經無數殘酷戰(zhàn)役的洗禮,無論是勇氣還是戰(zhàn)斗技巧,皆不遜色于任何對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