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本質(zhì)是助眾生去煩惱的修煉法門,何時成了佛徒入世干涉天下大勢的綱領(lǐng)?”
梵清惠方才醒悟,羅玄這一掌哪里是拍死了智慧?分明是一掌拍死了慈航靜齋“為天下”的大義!
沒見身負心佛掌智慧大師在感慨“凡人的智慧”嗎?
何為真佛?何為偽佛?
如今智慧大師求得般若圓寂而去,慈航靜齋卻要扛起“事已至此,佛已不佛”的黑鍋。
羅玄的話,潛臺詞分明再說:“慈航靜齋,不總是一副代表我佛慈悲高高在上普度眾生的態(tài)度么?如今你們連佛徒都算不上,普度哪門子眾生吶?”
事實就在眼前,還有什么可說?
原來羅玄那日與曲非煙的比劃,哪里是在說用散手打敗寧道奇,分明是在說用佛法去摧毀慈航靜齋!
道信那句“玄天教主,絕非佛敵”,已經(jīng)道盡剩下兩位佛門大師的態(tài)度,指得便是羅玄所作所為與佛法相通,在場的佛門眾人的理解盡是謬誤。
看著了空與道信動容的神色,梵清惠不得不承認,慈航靜齋,大勢已去。
終于,梵清惠緩緩沉下頭顱,眼中淚光閃爍,顫聲道:“玄天教主,今日之事,是我佛門輸了,我以靜齋掌門人身份在此宣布,慈航靜齋從此閉門謝客,青燈古佛,日夜服事,江湖廟堂,再不相干?!?br/>
“阿彌陀佛!”了空與道信齊齊點頭。
寧道奇、石之軒、羅玄齊齊嗤笑一聲,再不言語。
梵清惠、了空、道信自知再無自取其辱之理,攜智慧與帝心尸首,默默下山去了。
縱然眼前的佛門眾方才還恨不得要將羅玄、寧道奇、石之軒擊殺當(dāng)場,但三位當(dāng)事人卻無一絲繼續(xù)計較的表示。
無他,氣魄格局早已不同。
如今盤踞于雙龍世界戰(zhàn)力頂端的三人,藉借超絕的武力超脫于這個天下的種種紛爭之上,高高在上俯視著早已不是對手的慈航靜齋。
更何況,只要三人存世,每多存在一天,就是佛門生不如死的經(jīng)歷多上一天。試想,一座存有和氏璧的門派,數(shù)百年終于等待到如今之大變局,卻無法投身大勢,只能青燈古佛長伴一生,對梵清惠這等雄心勃勃的人物來說,該是何等的折磨?
不過對于寧、石、羅三人來說,慈航靜齋也好,天下大勢也罷,已不再是三人討論的重點了。
三人毫無顧忌地在山腰討論起佛門《慈航劍典》,魔門各派功法、以及羅玄看了多少遍都沒太明白的《長生訣》。
“寧道兄,石道兄,三大奇書之三我們湊了個七七八八(《天魔策》散佚還是太過嚴重),有沒有想法去見見四大奇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