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大半天,整個隊伍都過了黃河,大軍沒有休息整頓,又繼續(xù)向北而去。
五天后,隊伍抵達烏鞘嶺關(guān)隘,過了和戎城,又走了三天,隊伍終于抵達了武威郡郡治姑臧縣。
涼州副都督陰世師以及涼州大都督府長史樊子蓋率領(lǐng)官員們出城迎接楚王殿下的到來。
陰世師是一個月前率領(lǐng)三萬河西軍返回武威郡,朝廷改革后,河西總管府改為涼州大都督府,威武郡郡衙改為武威郡總管府,原本刺史和兵馬使合二為一,變成武威郡總管,也是由蕭夏兼任。
威武郡兵馬使陰世師升為涼州副都督,武威郡刺史樊子蓋升為涼州大都督府長史。
鄯州大都督府也差不多,目前鄯州副都督是蕭夏的老朋友長孫晟,大都督府長史是乞伏慧。
姑臧縣是河西第一大縣,周長三十里,人口超過三萬戶,其中漢人兩萬余戶,漢人都是南北朝動亂時從中原地區(qū)遷來,河西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大量漢人從中原地區(qū)逃來,隋朝建立后,回去了一批漢人,但留下的漢人依舊支撐著河西地區(qū)的繁榮。
三萬大軍的軍營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全部都是上等的皮帳,十人一帳,正好住一火士兵,將士們紛紛入營休息。
其他文吏、幕僚、家眷則紛紛進城,樊子蓋安排了上百座空宅,分為甲乙丙三等,甲等五畝宅就是劉文靜等高級幕僚的宅子,乙等三畝宅給二級幕僚居住,其他丙等為兩畝宅,便由大家抽簽決定。
而蕭夏住的是楚王府,最初是河西總管官宅,秦王楊俊準(zhǔn)備把秦王府遷到武威郡,便在總管府基礎(chǔ)上大興土木重建,不料還沒有完全修好,他便率軍入京,最后成了俘虜,陰世師又接力把秦王府完成,改名為楚王府。
楚王府占地約五十畝,位于城北,修建得雕梁畫棟,各種亭臺樓閣,假山池魚,十分奢華,光主堂就占地五百平方,就是一座小宮殿。
五十畝的巨宅對于蕭夏家人還是太大了,他們只有夫妻二人,加上崔眉、小青和阿楚,然后劉管家夫婦,兩個廚娘,兩個男仆,一個馬夫,兩個粗使丫鬟,五個侍女,一共十九人。
另外還有李鹿鳴和五名女弟子也跟來了,蕭夏的三十名歃血武士,其中二十二名男武士都成為了將領(lǐng),八名女武士之前安排在武館,除了李鹿鳴外,七名女武士都先后嫁給了男武士為妻,成為了將領(lǐng)夫人,開始了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
李鹿鳴出任楚王府安全總管,她索性又招了五名女弟子,一直跟隨著蕭夏,蕭夏用高俸聘請她們?yōu)樽o衛(wèi),保護自己妻妾。
所有的私人箱子都送來了王府,裝財寶的箱子直接送去地庫,其他日常用的箱籠擺放在大堂上,依舊有上百只之多,令人頭大如斗,又不得不硬著頭皮收拾,好在有李鹿鳴和五名女弟子,她們負責(zé)把私人用品送去內(nèi)宅。
內(nèi)宅有一座占地約十畝的小湖,七座院子沿著湖泊呈扇型鋪開,主間是主院,占地五畝,分前院起居,中庭休息和后院園,其他六座院子只有兩三畝,但也是這樣的三進格局,后面園練成一片,有小圓門相連,如果不需要互通,可以直接將小門鎖上。
稟著不浪費的原則,崔羽對后院進行了分配,她和蕭夏住主院,還有兩名貼身侍女,左邊是小青和她的侍女,右邊是崔眉和她帶來的貼身侍女小棒子,還一間給阿楚,阿楚也有一名侍女,還有一間院子給李鹿鳴和她的弟子,剩下兩間院子暫時用來放東西。就在楚王妃崔羽忙碌安排府宅的同時,蕭夏也在大都督府正式上任,他兼任職務(wù)太多,涼州大都督,武威郡總管,河西屯田使、河西轉(zhuǎn)運使、河西監(jiān)察使、河西提刑監(jiān)等等。
還是用老辦法,他掛名,具體做事由幕僚頂上去,各個地方大員都是這樣,幾乎每人都養(yǎng)了幾十個幕僚,事情都由幕僚來做,所以隋唐一直就有幕僚官的傳統(tǒng),而且幕僚官的俸祿幾乎都是朝廷負擔(dān),當(dāng)然,不可能像蕭夏給得那么高,也不可能負擔(dān)那么多人。
蕭夏哪里時間和精力去處理政務(wù),他要考慮大事,考慮怎么滅吐谷渾,考慮怎么奪回豐州等上河套地區(qū),他還要建立完善情報體系,要摸透吐谷渾。
歷史上隋朝開疆拓土只是曇一現(xiàn),根本原因就是隋朝情報落后,大量吐谷渾貴族和軍隊從伏俟城逃走后,隋朝就不知道他們逃哪里去了?隋朝中原一亂,吐谷渾立刻卷土重來,不僅奪回全部失地,還不斷入侵隴右,搶掠了大量人口和財富。
官房內(nèi),蕭夏召集副都督陰世師、長史樊子蓋、司馬李大通,錄事參軍安興貴、幕僚劉文靜、裴文安、張云秋等人一起召開第一次高級別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