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宮內(nèi),于闐國王尉遲烏蘇毗著實憂心忡忡,雖然隋軍口口聲聲說過兩天就走,但顯然這里面有問題,隋軍為什么要來?來回兩千五百里,他們會空手而走?
他對宰相尼庫爾道:“我是擔(dān)心隋軍突然發(fā)難,縱軍搶掠于闐城,我們根本就無法抵抗,幾百年的積累會毀于一旦,于闐國會滅亡!”
尼庫爾點點頭,“國王的擔(dān)心很有道理,隋軍絕不會空手而走,既然我們曾經(jīng)向吐谷渾臣服,那臣服于隋朝也沒有問題,我們應(yīng)該主動向隋朝稱臣,然后每年去隋朝朝覲,上交貢品?!?br/>
旁邊王子尉遲跋質(zhì)道:“今天父親和楚王見面時,楚王說了一句話父親可能沒有注意到,他說大隋會關(guān)照于闐,會保護于闐,父皇只聽見關(guān)照于闐,沒有注意到他說的保護于闐。”
尉遲烏蘇毗一驚,“啊!我真沒有留意,他這話什么意思?”
“我覺得有兩個意思,一是向大隋稱臣,成為隋朝的屬國,隋朝會保護我們不受外敵入侵,第二個意思,可能是指隋朝在于闐駐軍?!?br/>
“不對!”
宰相尼庫爾很敏銳,他當即道:“關(guān)照就已經(jīng)是對屬國的態(tài)度了,保護應(yīng)該就是指駐軍,國王一定弄清楚王的真實意圖?!?br/>
就在這時,侍衛(wèi)稟報道:“國王,阿巴庫求見!”
阿巴庫就是陪同蕭夏的官員,他是于闐主管對外的大臣,能說羌語和粟特語,一直是于闐國王的心腹大臣。
尉遲烏蘇毗連忙道:“讓他進來!”
不多時,阿巴庫匆匆進來,手按胸口行禮,“參見國王陛下!”
“你陪同楚王可有什么消息?”
“有很多重要的消息要向國王稟報。”
尉遲烏蘇毗點點頭,“不要急,慢慢說!”
阿巴庫就把他下午陪同楚王的詳細經(jīng)過說了一遍,最后道:“他在寺院說得很清楚,他希望和于闐國達成協(xié)議,派一部分軍隊駐扎于闐國?!?br/>
“他說要派多少軍隊?”尉遲烏蘇毗有點緊張道。
“具體沒有說,但應(yīng)不會太多?!?br/>
小國和大國的心態(tài)是不一樣的,我們經(jīng)常犯下的錯誤就是用大國心態(tài)去衡量小國,泱泱大國當然不允許別國在自己國土上駐軍,事關(guān)大國尊嚴,但小國卻不在意,相反,很多小國歡迎大國駐軍,在它們看來這是一種保護,否則美國就不會在世界有那么多軍事基地了。
于闐國也一樣,尉遲烏蘇毗并不在意宗主國在自己國土上駐軍,對他來說也是一種保護,他只是在乎對方駐扎多少軍隊,如果軍隊太多,于闐國的國力承受不起。
尉遲烏蘇毗負手來回踱步,宰相尼庫爾道:“國王可以和他談一談,一千人以下都可以接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