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前輩,以及晚輩們好,我是公派到ITU國際電信聯盟的信息通信工程師,我叫沈森,現在在龍興科技公司的信息通訊實驗室工作?!?br/>
龍興基地。
辦公大廈的會議室。
面對正在直播的鏡頭,沈森顯得有些拘謹,放在桌子底下的雙手來回揉搓。
說實話,他還是第一次直播,直播服務的對象不是普通民眾,而是一群德高望重的院士,以及高校教授或博士。
因為是會議軟件直播,沈森甚至還看見了幾位熟悉面孔,是曾經教過他的老師。
對于建設衛(wèi)星基站,國家智囊團也有相應的規(guī)劃。
先是分成工作小組,例如10位通信領域工程師,搭配10位衛(wèi)星領域工程師組成1組,每組選出兩位組長,由組長聽課記錄技術要點,其他工程師主要負責干活。
說白了,就是科研團隊模式。
“沈專家客氣了,因為上邊催得緊,就盡快進入正題吧,該如何去制造衛(wèi)星基站?!?br/>
有院士催促一句。
可能是要涉及全新領域,他們都有些著急。
能成為院士的,要么有極佳的天賦,要么有十倍于人的努力,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行,那我直入主題了。”
沈森調整了下狀態(tài),又挪了挪椅子位置,隨后講解道:“衛(wèi)星基站分為三部分,也就是三個衛(wèi)星,它們的主要功能大致分為接收信號,處理信號以及傳輸信號?!?br/>
“1號低軌道衛(wèi)星,它負責捕抓地面信號,我們需要在朝地面加裝信號捕抓設備,確??梢皂樌邮盏降孛嫘盘枴!?br/>
“信號捕抓設備的選擇,目前我們使用的信號捕抓設備是由鯤鵬公司提供的ZC-7,同時在衛(wèi)星的另外一端要增加高頻天線,同樣是由鯤鵬公司提供的HX-3型號天線,要保證信號可以被2號衛(wèi)星,也就是中軌道衛(wèi)星順利接收。”
“等等沈專家。”
這時有人打斷了沈森講課。
他叫陳晉華,是帝都龍科院的信息通信院士,也是復淡大學的特聘教授。
只見他推了推黑框眼鏡,發(fā)出靈魂拷問道:“聽你的意思是,我們想要制造出衛(wèi)星基站,需要先準備好鯤鵬公司生產的信號捕抓設備以及高頻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