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宣王殿下親自坐鎮(zhèn),這下不光大姑娘、小媳婦都瘋了,一些想攀附宣王府的官員和世家也都紛紛趕來。
捐贈數(shù)量大的,莫問就帶他們到宣王面前行禮。
宣王這等高高在上的人物,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都不為過,那些小官員和百姓,平時別說當(dāng)面行禮啊,百米之內(nèi)怕是都不能接近。
東溟子煜也不說話,冷著臉點點頭,就算給他們面子了。
心里卻是咬牙切齒,自己的小女人,竟然這般讓自己到大庭廣眾之下拋頭露面,回去定好好教訓(xùn)她!
太子當(dāng)然不會讓宣王獨自拉攏民心,也帶著自己的親信拉著糧食等物資趕了過來。
這下,更將捐贈場面推上了新的高潮。
慢慢的來捐糧、捐物、捐銀的人絡(luò)繹不絕,幫忙做針線的女子也越來越多。
不同的是,大家小姐多了,做事時心不在焉,都時不時的看向太子和宣王座的方向。
快到中午的時候,東溟子煜就對太子道:“太子殿下,本王身子不適,要回府服藥。”
太子求之不得,忙關(guān)切的道:“大皇兄身子還沒恢復(fù),確實不該勞累,你回去好好養(yǎng)著吧,這幾日孤替你在這里盯著?!?br/>
“那就有勞太子了!”東溟子煜也不客氣,他要的是糧食和草藥,對虛名、民心沒有興趣。
在這里坐著挨曬,還不如回去抱媳婦。
當(dāng)然,做事的人依然是他的人,莫問和莫想也留在這里。
太子,不過是個招牌罷了。
有太子這諸君坐鎮(zhèn),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
下午大批的貴女帶著布匹、針線等物來到校場幫忙,一時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文武百官、世家子弟也開始四處收購糧食和治療瘟疫的藥材,帝都的糧食、藥材沒了,就去帝都附近的城鎮(zhèn)買。
因為買家的身份高貴,雖然價格漲了一點,但沒有一個商家敢哄抬價格。
莫問每半天就讓人把各府里捐的財物數(shù)量都謄抄在告示上,貼在校場上的顯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