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長擦額頭,大冬天他急出一頭的汗,他是萬萬沒想到大家會激動到這個地步,讓他下不來臺。
藺洵旁觀著,這事本來也是村長招來的,他趁著過年給自家親眷透了風聲去,本意是想自家人把整個小班包干,結果親戚告訴親戚,一窩蜂的整個村的人都曉得,有人擔心動作慢了輪不上自家,趕著過來圍在藺家,差點沒能收場。
此刻李村長過來吭哧吭哧的想道歉,藺洵不冷不熱的回答著。李村長心知他不高興,這事確實是自己做的不地道,咬咬牙就答應了借出村里的空房子還提供桌椅,讓二十個學生能有地方坐。
“再說吧,縣試在即,等到二月后在說?!碧A洵不咸不淡的說著,“擇日我去問問同窗。”
李村長滿面帶笑的把人送走,決定回去就狠狠的揍小兒子一頓,讓他嘴巴大!
至于藺洵說要問同窗也不是虛言,高平安的增銀之情他還掛在心里,等到天氣晴朗路況好轉,他便出發(fā)去找高平安。
還未過大年,空手上門有失禮數,藺洵在街邊的糕點鋪子里稱了二斤綠豆糕,用紅色的牛皮紙包好,顯得格外喜慶。
高平安住在縣城里的一處金桂巷,巷子口栽著一顆桂樹,至少有上百年的歷史,秋來時節(jié)滿巷飄香,第三戶人家就是高平安的家。
他原先是住在藺童生的隔壁村子,娶親后攢夠了銀子就搬到縣城里,也算是混的不錯。
藺洵數著第三家,踏上臺階正要敲門時,隔著木門都能聽到女人尖利的嗓音:“銀子呢?”
“到哪兒去了?!”
緊接著是唯唯諾諾的男聲:“娘子,你小聲些,被鄰居聽到了.......”
“你還知道要面子?吃我的用我的時,怎么不曉得面子?拿媳婦的嫁妝錢養(yǎng)家很有面子嗎?”女聲的嗓門不小,已經有鄰居從籬笆外探出頭來,不過習以為常視如無睹,悄聲議論著。
藺洵敲門的手停下了,別人夫妻吵架他正好趕上,被發(fā)現豈不尷尬?他安安靜靜的站在門口,欲等他們停下再進門,不料女人越說越起勁,一句又一句的話趕著出來。
藺洵聽了一鱗半爪,總算明白事情出在哪里,原來高平安借給他的銀子,是他口挪肚攢下來的,他本以為娘子不知道,結果今天要送禮,娘子讓他把銀子拿出來,高平安言辭閃躲,高家娘子以為他干了什么,于是兩人吵了起來。
藺洵倒是鬧了個紅臉,他倒是有心把銀子還回去,又覺得這么處置不妥,別人夫妻前腳吵架,后腳他就還錢,豈不是說他聽了個全程嗎?高平安要臉面再覺得同窗面前夫綱不振抬不起頭來,不定又發(fā)生什么事情。
于是藺洵悄悄的倒退出來,重新走到巷子后,故意扯著嗓門大聲問:“高童生住在哪里?這里是金桂巷吧?”聲音老遠就傳了進去。
在室內的高平安聽到了,連忙舍下臉皮對自家娘子說:“娘子,我有同窗來了,給為夫一點體面。”
高家娘子氣鼓鼓的,聽著聲音越來越近,連忙收拾著屋內陳設,假裝什么都沒發(fā)生。
此刻藺洵已經來到高家門口,敲門喊道:“高兄在家嗎?在嗎?”
高平安高聲應答,一邊整理衣物過去開門,“藺兄,你怎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