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永定三年,柳州地動。
時值隆冬,天降大雪。
冬月二十七,城中斷糧斷藥已逾九日,柳州百姓相扶而出,集聚于城門干道。
柳州當(dāng)?shù)毓賳T,陪同朝中賑災(zāi)大臣,在城樓上等候運送糧食與藥材的車馬。
柳州知州正巧姓柳,年近半百,干瘦矮小。
積雪沒過腳踝,在冰天雪地里站了這許久,藏在袖中的手爐早也冷了。
他暗中跺了跺凍僵的雙腳,悄悄覷了一眼站在正中的男人。
男人身形高大,站姿挺拔,立在城樓之上,大氅上落著碎雪,如松如竹。
他束著高冠,一絲不茍。
劍眉斜飛入鬢,眼眸漆黑如墨,薄唇微抿,面色肅穆。
這是朝廷派來賑災(zāi)的定王爺——傅詢。
柳知州只掃了一眼,便連忙收回目光。
他上前一步,低聲對傅詢道:“王爺,大雪封路,總這么等下去也不是辦法。下官聽說,城中百姓已經(jīng)自行結(jié)了黨派,糧食與藥材要再不來,他們只怕是要……”
造反。
后面兩個字,柳知州沒敢說下去。
傅詢轉(zhuǎn)頭看他,面上似笑非笑,幾分嘲諷的意味,教人心中生出點兒透骨的寒意。
“既然如此,柳大人以為,如何是好?”
柳知州抿了抿唇角,壯著膽子道:“想是路途遙遠(yuǎn),朝廷的人誤了時辰,不如下官帶著人,再去催一催。而王爺留在城中,安撫百姓……”
傅詢冷笑一聲,沒有說話。
柳知州還要再勸。
未來得及開口,一個束玉冠、著綢衫的年輕公子跑上城樓,在傅詢身邊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