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猛離開勐臘,并不意味著他在東南半島的棋局就此結(jié)束,現(xiàn)在緬甸正是戰(zhàn)后重建的時候,緬王雖說是個窮光蛋,但緬甸百姓手里,尤其是去過暹羅的百姓手里,還算是有錢的。
打了大半年仗,半個上緬甸,整個下緬甸,幾乎都成了無人區(qū),重建是個巨大的市場,而云南恰恰有緬甸重建需要的一切東西,做正經(jīng)買賣,才是長長久久的法子。
對于去緬甸做生意,楊猛也是有考究的,最忠于楊家的管事,對云南最有歸屬感的百姓,就是楊猛選擇的目標(biāo),去云南做買賣,雖說楊家占了多半的股份,但這些人去緬甸,就是做最初那一批資本家的,楊猛可以許給他們一個榮華富貴的前程。
一場大洪水,伊洛瓦底江河谷也變成了一片沃土,遷移一部分百姓去緬甸,也算是正當(dāng)時。
廣西和云南交界的地方,有的是無田可耕的百姓,廣西境內(nèi)更是如此,以武莊、田莊的人為主力,組織一批商人,組織一批種植園主,這就是楊猛的打算。
幾十萬人的規(guī)模,對現(xiàn)在的楊家來說,已經(jīng)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老百姓雖說難離故土,但許下吃飽穿暖的承諾,別說幾十萬人,就是幾百萬人,楊猛也能組織的起來。
如今的緬甸,絕對是女多男少,楊家再給這批人置辦一些家底,到了緬甸,這些人就是大戶,緬王給楊家的財富,拿出百分之一,就足夠了!
楊猛不僅要在緬甸建立華族,而且還要和緬甸人聯(lián)姻。衍生出一個新的族群來。沒有衣食的困擾,沒有戰(zhàn)亂的威脅,這些人過去之后,無非是花錢買地雇人種田,自己討幾房小妾。閑著沒事兒生孩子,二三十年過后,這幾十萬人能擴展到一個什么程度呢?
緬甸的百姓,要想重建緬甸,要想重新過上以前的日子,就要去出力。一天到晚累的半死,和一天到晚閑的半死,生育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有了楊猛給這些移民打下的基礎(chǔ),孩子們衣食無憂,而且還能上學(xué)讀書,很快一個統(tǒng)治階級。就會取代另一個統(tǒng)治階級,而楊家就是他們要感恩兩三代的存在,有了這兩三代人,楊猛就能讓華族成為緬甸一個主導(dǎo)國家走向的民族。
移民的組織也簡單,就按楊家的模式來,幾戶、幾十戶或者幾百戶組織一個商號,土地也是一樣。按著楊家的模式,也就是大農(nóng)場的模式,土地只是廠房,農(nóng)民只是在土地這個大廠房里勞作的工人。
移民的子弟,精英子弟從政,有能力的經(jīng)商置業(yè),能力一般做基層官員,文不成的學(xué)武,文不成武不就的做工,楊猛可以在三五代之內(nèi)。讓他們過上不錯的日子。
而楊家的股份,楊猛也會慢慢的散下去,最終楊猛手里還是要握著一部分股權(quán)的,這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出兵方便。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楊家沒有股份在里面,楊家與移民就是兩撥人。
楊家有股份在里面,那這些人就是為楊家掙錢的自己人,任何侵犯他們利益的人,近期說來,侵害的就是楊家的利益,若是說的長遠一些,那就是侵犯國家的利益,最終這些東西,楊猛都會找一個合適的方式來寄托的。
一道道命令,從楊猛的手里傳了出去,云南沿途各地,都有電報中轉(zhuǎn)站,也就加快了行政的速度,但楊猛的這些命令,卻遭到了昆明那邊的質(zhì)疑,不用問,不是老爺子就是魏五,移民對他們來說,就是削弱自己的實力,現(xiàn)在這個時候,這些老派人,一定會有疑問的。
但質(zhì)疑歸質(zhì)疑,一份份行動報告,卻經(jīng)索朗白瑪之手交到了楊猛的手里,這就是楊猛在楊家的權(quán)威,有意見不是不能提,但楊猛的命令是必須要執(zhí)行的。
“告訴昆明那邊,按我說的準(zhǔn)備,想要說法,等我回去!”
大半年的時間,楊猛都呆在了勐臘,許多楊家內(nèi)部的事務(wù),他都主動的忽略了,這段時間不僅是布局國外的時間,也是楊猛看楊家內(nèi)部運轉(zhuǎn)如何的時間。
到了大理,九千匹純血馬,也該散到云南和川西的馬場了,這些只是一個源頭,改良馬匹的源頭,這段時間或許很長,但值得等待。
“三爺,南疆的事情辦完了?”
望著黝黑健壯的楊猛,丁保鈞心里滿是欣慰,不說別的,單單老三這半年在南疆攫取的金銀,就是一個恐怖的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