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昭來李老太甚是歡喜,拉著季昭又說了好些話。
季昭幫老人按摩完穴位,兩人又到院里的鳳凰樹下煮茶喝。
季昭從李老太嘴里解了很多天靈縣的人情風(fēng)俗和大街小港的趣事。
說到深處,老太太嘆息一聲,“唉,若不是二十年前遭了那樁大事,咱們天靈縣也不至于鬧到如今這種狀況?!?br/>
老人想起了那時的慘狀,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消失了。
“阿嬤,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以后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季昭拍拍老太太干瘦的手。
“是啊,若不是同你聊起,我也快忘了這事,實在不想提起,太慘了。”
“是了阿嬤,您還記得被害的百姓后來都是怎么安置的嗎?”
李老太想了想,道:“有些被親戚領(lǐng)走安葬了,家里沒活口也沒有親人的都被朝廷一塊兒埋了。”
“埋在哪里?”季昭問。
李老太收回思緒,苦笑:“你這孩子,打聽這些做什么?”
季昭搖了搖李老太的膝蓋,“阿嬤,我都是天靈縣的人了,了解一下以前的事兒,好以后有人嫌棄我們天靈縣,我也知道如何懟他們。”
李老太又嘆息一聲,“那時候天氣炎熱,天靈縣也就這么大,朝廷怕發(fā)生瘟疫,叫了些官兵在郊外十里遠(yuǎn)的地方挖了一個大坑,把人扔坑里,用柴火燒了幾天幾夜。”
“郊外十里遠(yuǎn)的地方?您還記得是哪個方向嗎?”
李老太皺眉想了想,“大概是北邊,記不太清了,當(dāng)時除了官兵和領(lǐng)尸首的人,閑人都不得靠近縣城,再說了,周邊的百姓都嚇?biāo)懒?,好些天都不敢出門,到處都關(guān)門閉戶的。”
季昭點頭,可以理解手無寸鐵的百姓當(dāng)時有多恐懼多無助。
……
近天黑陳三娘才帶著幾根筒骨回來,一進門就哇啦哇啦地叫。
“好好的正經(jīng)活兒不干,非要干那偷雞摸狗的事,整個兒就是個壞坯子。”
李老太拄著拐杖在院里慢慢行走,閑著與媳婦兒搭話,“這又出啥事兒了?”
“還不是小伍他小叔,這才放出來多久?又跟著那幫人做那些見不得人的勾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