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也不是沒見過魔修,甚至于她曾經(jīng)還跟一位身份比較特別的魔修有過比較近的接觸。
那位應當屬于王靜璇后宮之一的魔修,如果寧夏記憶沒有出錯的話,花無邪應當是活到劇情很后邊了,屬于那種比背景板還要活躍一點的角色。雖然……她也還是模糊得記不起來多少具體的影像來。
但寧夏對于魔修的大致印象大多都來自于對方。
不過并不是書中的他,寧夏對于花無邪的記憶更多源于這一世數(shù)次機緣巧合下的真實碰面。
當然,對方給寧夏的第一印象就不大好。在小小的宛平城,當時寧夏甚至還不知道他是誰,因為一柄邪劍,因為某種虛無縹緲的感覺,寧夏差一點就被對方干掉了,虧得有小黑箱。不然現(xiàn)在的她說不定還在黃泉之下排隊喝湯呢。
隨后的幾次場合碰面,對方給她的印象都是招搖囂張的,邪肆又不可一世,眼里心里俱是對人命的漠視和一種透徹的殘忍,反正就不是什么正面形象就是了。
不管是對方本身陰譎的性格還是其與王靜璇即將發(fā)生的糾纏,都注定了寧夏對其敬而遠之。反正只要她還能喘氣,腦子沒掉線,她就不會有意去接近這么個人。
如無意外,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產(chǎn)生交際。只是誰也想不到,有時候主動權也不一定在她手里——人家未必是這樣想的。
不知道為什么,像是變了個人似的某百花宮少主竟然主動靠近了寧夏。當然,這個靠近當然是別有所圖,寧夏不憚以最壞的想法去揣摸對方。
就近接觸,這人真的與她想象中很不一樣。
明明就是那個人,也沒隔多久見面,更不曾聽說過百花宮發(fā)生了什么驚天巨變,花無邪何至于性情大變。
就算真的變了,大抵也最有可能朝更嘿的方向發(fā)展,怎么一夕之間卻好似溫和了許多。
不,也不能說是溫和。寧夏回想了下對方那時候與她說話神態(tài),與其說是溫和,更不如說是漠視一切,將自己拘在高臺,遠遠地俯視眾人。
他的所有一切都是假的,裝的,情緒、思緒、溫和、笑容……都是假的,只是他為了達成目的做出的偽裝。事實上,真正的他,這副皮囊下的靈魂,也許只是冷漠地看著世間一切的變化。
也許,為了達到下一個目的,他又有可能改變方針,毫不猶豫地屠殺虐殺前一刻還在溫和對待的人。
他的眼里沒有任何人。
這……才是真正的殘忍。
當初的寧夏并不懂得這種殘忍,只覺得對方有些違和感,但并沒有想象中這么可怕。然在后來,她的修為逐漸提升,見了更多的人和事后,她忽然間驚醒,花無邪也許遠比她曾經(jīng)以為的更可怕。
無知無覺,誘人入魔,這大抵才是魔的最高境界。
見過這種深不見底的可怕人物,那些尋常的魔修反倒成了尋常庸俗人物,也沒什么可怕的。
不過寧夏這些年修為有限,去的場合也是極其限制的,想要見到排得上號的魔修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如此種種,她對于魔修還真的沒多大的畏懼之心,只是忌憚的多。大概是因為她聽聞過太多關于魔的傳說,已經(jīng)深入人心到她甚至起不了一絲僥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