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勝利以后,國軍官兵實行了軍銜制,官兵軍銜除了領(lǐng)章不同之外,胸前符號上也有軍銜的區(qū)別。最為突出的就是國軍將官符號是紅邊,校官是黃邊,尉官是藍邊,象李青林這樣的兵,那就是白邊了。國軍士兵識字率不高,他們大部分不認識符號上的字,象這種用胸前符號顏色簡單區(qū)別官階的辦法倒也很有效。
李青林三口兩口吃完了午飯,這時中校正好走進了士兵中間。國軍官兵等級森嚴,大頭兵們一見來了個胸章帶黃邊的校官,他們連忙丟下飯碗立正敬禮。
中校見這群人里邊只有吳城佩戴者少尉軍銜,于是笑瞇瞇地問他:“少尉,你是這支隊伍的最高長官?”
吳城連忙將李青林推了出來,道:“報告長官,他是指揮官?!?br/>
中校見李青林只是個上士軍銜,他很仔細的看了看李青林胸前的符號,最后笑道:“第十師的兄弟,你叫李立功啊。你這個李立功還真不簡單,一個上士能指揮少尉,看來你有點本事啊。”
這中校的嘴可真毒,李青林以上士身份來指揮少尉就是以下犯上,這在國軍軍營里是要受到處罰的。李青林連忙敬禮,道:“報告長官,我們這支隊伍的代理連長是吳城少尉,我只不過是輔助他管理日常事務(wù)的。”
中校微笑著問吳城:“是這樣嗎?”
吳城有些尷尬地說道:“報告長官,是這樣的。”
在一邊的李狗剩有些不服氣道:“報告長官,老大帶著我們從鬼子的包圍圈中沖出來了,所以我們都聽他的?!?br/>
中校再次仔細打量了李青林,最后微笑道:“嗯,看來士兵對你都很服氣,很好,很好。”
緊接著他又問:“你們第十師不是往山西方向撤了嗎?你們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南口戰(zhàn)役和保定戰(zhàn)役之后,日軍分兵兩路,一路沿平綏線進攻山西,一路沿平漢線向南進攻。第十師已經(jīng)在軍委會命令之下西去山西了,而李青林他們現(xiàn)在是在往南走,這個路線確實和第十師的撤退路線不一致。
李青林推了推吳城,吳城道:“報告長官,我們走到這里也是形勢所迫?!?br/>
別看吳城平時不怎么說話,但是他一開口還真能說一番。吳城筆直地站在中校面前,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就簡單將自己這支隊伍掩護第十師撤退,然后突圍,再收編散兵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
中校面帶微笑很認真地聽完了吳城的報告,聽完以后他突然將臉一拉,厲聲道:“少尉,吹牛吹過頭了吧?我看你們就是一群逃兵。”
見中校突然翻臉,李青林覺得情況不對,他向四周掃了一眼,只見中校帶來的人已經(jīng)將自己這一百多人團團圍住,看架勢就準備憑借人多將自己這支小隊伍吃掉。
國軍隊伍都信奉實力至上,一個軍官如果手里沒有軍隊,他軍銜再高也沒人會聽他的,因此絕大部分軍隊都在時時刻刻準備吞并別人,防備被別人吞并。
李青林見形勢不對,他大喊一聲:“戰(zhàn)斗準備!”
吳城這段時間訓(xùn)練確實很有成效,不僅李青林從髽鬏山帶出來的第十師老兵立刻就自動尋找好有利地形隱蔽、出槍,連后來收編的那一部分人也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
中校帶來的那部分人看來也有戰(zhàn)斗經(jīng)驗,他們幾乎同時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一時之間雙方都以戰(zhàn)斗姿態(tài)隱蔽出槍,兩邊都槍口相向,“咔嚓、咔嚓”頂彈上膛的聲音不絕于耳。更為滑稽的是,在對峙的人群當中,還有兩個人在站立著,這就是那個中校和李青林。
李青林質(zhì)問中校道:“長官,我們是第十師的,和你們是友軍。你明明知道我們不是逃兵,為什么要這樣對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