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靜聽到東朝國使團的話,眼里同樣閃過一絲驚喜,幸福來得有點太突然。
憑星海會的能力和實力,完全有機會掌控東朝國的經濟,賺取巨額利潤。
東朝國一直都在被西米國制裁,國內經濟被嚴重制約。
它除了依靠北俄國、華夏,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現(xiàn)在北俄國和西米國亞歐地區(qū)爭奪的厲害,精力有限,最重要的是北俄國的經濟體量遠遠不如華夏。
他們本國經濟想要起來,只能靠招商引資,招華夏的商人前去他們本國發(fā)展。
這樣可以大大促進本國的稅收和經濟繁榮,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為工廠多了,就會招收很多工人,工人賺了工資,然后再在本國進行消費,這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鏈。
當然這其中也有弊端,那就是很多行業(yè)被秦昊的星海會壟斷。
這事情有利有弊,但在東朝國來看利大于弊。
他們國土面積小,人口少,科技落后,無論他們怎么發(fā)展都不可能像華夏、西米國這般強大。
本國的自身因素,令他們根本不可能成為世界軍事強國。
這一點他們自己還是能認清的,但是為了以后不被欺負,他們選擇了依附于華夏。
現(xiàn)在西米國很強大,但雙方是死敵,東朝國不可能依附于西米國。
北俄事實力和西米國能抗衡,但是經濟不太好,相夏的潛力很大,現(xiàn)在華夏的經濟體量僅次于西米國,在軍事技術上也連連突破。
沉睡了千年的東方巨龍已經漸漸蘇醒,東朝國經過多番思考,才做出了現(xiàn)在這個決定。
秦昊和他們他們商討了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常靜和她的秘書在做著記錄。
雙方就各個行業(yè)的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結果令秦昊很滿意,東朝國的開放力度很大,從這種其中秦昊看到了華夏高層的意思。
東朝國應該是和華夏高層達成了某種合作協(xié)議,不然東朝國也不會這么深度開放。
東朝國地下資源豐富,各種稀有金屬儲存量都很大,而且他們還擁有亞洲最大的鐵礦。
這才是秦昊最看重的地方,他以后會需要大量的鐵礦以及稀有金屬。
秦昊和他們商議了一下太陽能電池板、星域網絡通訊以及熟食、服裝、酒類、醫(yī)藥品等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