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說了,這個副本里的玩家大多數(shù)都不是傻子,所以,這位三七分發(fā)型的家伙說的這句話,讓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這些人多多少少也聽過這個《小艾伯特實驗》。
它大體上就是通過一系列習重復的影響,來改變一個孩子對于恐懼的認知,其具體內(nèi)容大家可以去網(wǎng)上查閱,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而我要贅述的,是這個實驗的后續(xù)影響。
《小艾伯特實驗》很有名,但是媒體和網(wǎng)絡(luò)大肆宣揚的,都是它違反人道主義的一面,都是將它“把一個孩子對恐懼的認知改變了”這一點添油加醋,反復的解讀,最后讓這個實驗臭名昭著而已。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實驗在心理學界所帶來的真正價值。
那就是人的潛意識,是可以改變的。
一個人對恐懼的認知是可以改變的,那么一個人對其他事物的感知應(yīng)該也是可以改變的。
對愛情,對親情,對恐高,對深海的畏懼,對饑餓,甚至對死亡,都是可以改變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那個違反倫理的實驗后期,小艾伯特看到毛茸茸的東西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恐懼,即使他知道,這些毛茸茸的東西不會傷害他。
那么,咱們把這個實驗夸大100倍后,再舉個例子。
會不會有人想要按電燈開關(guān),那他就會死
額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可笑,但是如果單純的從理論上去辯證的話,這個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
但是也只是在理論上。
所以在場的玩家們只是稍稍的想了想,就覺得這有點太不可思議了,便都搖了搖頭。
“呵,你在講笑話吧,難道你是在說,我們只要做了一些特定的事情,就會突然的死掉,而不需要任何致死的傷害?就那么從精神層面死掉了?”
“是的。”三七分發(fā)型的男子點了點頭。
“無稽之談?!?br/>
“得了吧,這是方舟,系統(tǒng)說什么就是什么,你要是不信,你自己去按一下開關(guān)就好了啊?!?br/>
“怎么著,你當我不敢?”
“不是不敢,而是你不愿意,不過我可以和你打個賭,就300游戲幣,這里有十幾個人,他們可以作證,你要是按了沒死,那我跟你道歉,并且給你一個立即回復20生命的藥劑,你要是死了,我給你300游戲幣作為補償,此消彼長的,你怎么著都是賺的,而且我估計你也對這次噩夢的通關(guān)沒什么信心,300點補償費不算少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