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錐心之痛傳遍全身,黯然自傷道:“蕭影死了,我……我該怎么辦?唉,事已至此,又有什么法子,我便陪他一起死了。師門大仇,不能不報(bào),這是一碼子事,而我對他的心,那又是另一碼子事……”
她幽思黯黯,直至眾人七嘴八舌,沒口子地將“呂洞賓”捧上了天,又將蕭影說得一文不值,這才抬起眼來,見蕭影與“呂洞賓”激斗正酣。
她現(xiàn)下心中矛盾已極,既盼“呂洞賓”誅仇得勝,又害怕蕭影血濺當(dāng)場。
旁人大吹大擂、大貶大謗之言,在李宛兒聽來,只覺牙齒既有些兒酸倒,又在心里替蕭影感到酸楚,心想:“他武功再怎么不濟(jì),也不至如你們所說這般不濟(jì)!”
方才滿堂喝彩之聲,卻于此刻戛然而止,變成了一聲聲“啊喲!”“糟糕!”“我的媽呀!”“唉!”……
這時(shí)不用眼睛看,單聽他們唉聲嘆氣,便已知“呂洞賓”險(xiǎn)象環(huán)生,有所不敵蕭影。
蕭影初時(shí)瞧這個(gè)“呂洞賓”來路不明,架勢非小,自己到底是不是對方敵手,殊難逆料,便也不敢犯險(xiǎn)冒進(jìn)搶攻,只取守勢。
十?dāng)?shù)招下來,見對方內(nèi)力并不怎么雄厚,只是劍上招式大為精妙,與此前韓書彥所使劍法,倒似出于一路。
待數(shù)十招一過,慢慢摸熟了對方行劍套路,這才掌風(fēng)一變,先前柔多剛才的掌力,陡然變成剛多柔少,路數(shù)也變得大開大合。
那“呂洞賓”本擬自己登高一呼,便會應(yīng)者云集,不需自己出手,這里每人伸一根小指頭,也可叫蕭影灰飛煙滅。是以他挺身堵截,只是想身先士卒,自己先出這個(gè)頭,便算殿內(nèi)人人懼怕蕭影,也會放下心中的顧忌,前來湊這場熱鬧。
哪料到兩人動是動上了手,殿內(nèi)近千人眾,卻并無一人上前幫忙,還自大聲聒噪,歌功頌德之詞洋洋盈耳,吵得人好不心煩!
他自料自己功力不濟(jì),僅憑幾招精妙劍招,早晚給蕭影看出家底,自己那是非輸不可。想到此節(jié),早在心里怯了,越是心虛,劍路走將下來,越是破綻百出。
果不其然,蕭影一加反擊,“呂洞賓”便露出驚慌所措的表情。蕭影又一掌剛猛無儔的掌力到處,擊打得“呂洞賓”手中的長劍嗡嗡作響,虎口震麻,右手劇震之下,幾乎失去知覺。
只此一招,“呂洞賓”手中的長劍,便給震得脫手而出,殿中眾人無不大驚失色,脫口叫糟。幸得他眼疾手快,左手一抄,復(fù)將長劍捏在手中,借勢反手一帶,劍尖回轉(zhuǎn),劃了個(gè)半圓。
這招大出蕭影所料,連忙沉肩后仰,這才避開。
殿內(nèi)眾人見蕭影險(xiǎn)些兒中招,無不拍手大加頌揚(yáng):
“呂真人這招,果真了得,實(shí)乃開天辟地、古往今來最為精微奧妙的一招殺著!”
“嗯,一點(diǎn)沒錯(cuò),單就激斗之中,將劍右手換左手這一招,古往今來,便就無人會使!”
“是啊是啊,呂真人御劍出招,那劍葉便能嗡嗡作響,可見內(nèi)功深不見底。蕭影你這……啊喲……”
最后說話這人正要再將蕭影貶低一番,只見他避開一劍后,一個(gè)反轉(zhuǎn)身子,又是翻江倒海一掌送出,呂洞賓手中的長劍迎將上去,“嚓”的一聲響,長劍為掌力催迫,泛著寒光,眨眼間飛插在旁邊的木柱之上,不由得“啊喲”一聲驚呼。
“呂洞賓”手中無劍,登時(shí)門戶大開,前胸、后背、大腿、小腿,好幾處被蕭影的掌風(fēng)帶到,一身素潔衣服,轉(zhuǎn)眼間變得襤褸不堪。人也是口吐鮮血,勉力苦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