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璟覺得很委屈,他從未有過如此念頭,雖說他整日里與群臣所論,皆是大義凜然治國之詞,私底下未必沒有兇險(xiǎn)手段,但以正道治國,以秦王角度而言,實(shí)在是發(fā)自內(nèi)心。國富民強(qiáng)唯正道,人間滄桑唯正道,他所作所為,該是當(dāng)?shù)闷鹫肋@個論斷。
然而此時(shí),可以想象,眼前此人平日里必是一介高僧,竟如此痛心疾首、義正言辭質(zhì)問于他,李從璟都要覺得,自己的確犯過彌天大錯,以至于使得佛祖動怒,連方外之人都容不得他。
這般認(rèn)識讓李從璟很憤怒,都說天子一怒伏尸百萬,他是秦王非是天子,一怒之下伏尸百萬做不到,殺幾個人總是輕而易舉的。所以李從璟并無多話,只是揮了揮手,給林英下令:“將這僧人拖下去,砍了腦袋?!?br/>
林英自然毫不猶豫領(lǐng)命,親自下了馬來,拖起那手持禪杖的高僧就走,動作干凈利落,毫不拖泥帶水。林英在那高僧眼里,想必也是十惡不赦之徒,已被惡鬼之氣吞噬靈魂,無藥可救了。
桑維翰大驚失色,雙唇抖動,想出言勸阻,躊躇半響,終是沒有輕舉妄動。
那些僧人沒想到大唐秦王如此殘暴,一言不合就要?dú)⑷?,簡直聞所未聞,?shí)在是世間少有的兇惡之徒,但佛門中人不懼死亡,當(dāng)下這些僧人就全部席地而坐,慷慨赴死:“秦王殺一人是殺,殺十人是殺,這副皮囊就請秦王拿去,以免我等眼見世間遭受大罪惡!”
這些僧人說的不錯,在秦王眼中,殺一人跟殺十人的確沒區(qū)別,萬人他都?xì)⒘?,從未有過手軟。唯一讓人不快之處,這些僧人要尋死哪里不能死,偏偏在大軍面前裝模作樣,實(shí)在是惹人心煩。
若是這些僧人不該殺,那就讓橫刀崩壞好了,所以秦王仍舊是揮揮手,“全部拖下去砍了?!?br/>
桑維翰臉部肌肉抽搐不停,他想出言勸阻,又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
眼見秦王暴戾無雙,那老和尚實(shí)在看不下去了,估計(jì)活的歲數(shù)長,慈悲之心重些,他喊了一聲“秦王且慢動手”,見沒能起效,連忙雙手合十對秦王痛心道:“秦王不問緣由,動輒殺人,即便秦王非是佛門中人,貧僧也以為這不是為王之道,請秦王三思!”
李從璟看著眼前的老和尚,“大師終于肯說世俗為王之道,而不口口聲聲佛門阿鼻地獄了?”
老和尚怔了怔,約莫是心有所悟,又沒完全弄懂李從璟的意思。這是個實(shí)誠的老和尚,所以他道:“秦王何意,尚請明示?!?br/>
李從璟依舊沒有下馬的意思,就在馬背上說道:“既然出了山門,踏入紅塵,那就是為俗事而來,既為俗事而來,當(dāng)以俗世規(guī)矩行事,堂而皇之阻攔親王車駕,意欲何為?既為俗事而來,便以俗語好生說話,動輒萬劫不復(fù)、阿鼻地獄,恐嚇誰來?難不成大師以為,偌大世間,皆為佛門土地,天下子民,盡是佛門子弟?”
老和尚應(yīng)該慧根不深,愣了半響才想明白李從璟的真正意思,“原來秦王是怪罪我等失了禮數(shù),此確為我等冒犯之處,請秦王恕罪?!?br/>
說完,老和尚又補(bǔ)充道:“然則人命關(guān)天,還請秦王手下留情,留我?guī)熤妒當(dāng)?shù)人性命。”
李從璟不為所動,淡淡道:“照面故作驚人之語,以求對話之人注意、重視,這本是世俗說客手段,孤一向惡之。大師前來,若是非為佛門利益,而念生民疾苦,孤自可不作計(jì)較,但若確為佛門利益而來,又偏偏以天下蒼生為借口,還如此出言不遜,便怪不得孤行事狠辣!”
李從璟說這些話,并非空穴來風(fēng)。
自滑州始,秦王府發(fā)現(xiàn)地方許多寺院,侵奪百姓土地,與富豪、官吏之家勾結(jié),剝削之烈猶勝,便有過相應(yīng)處理。而今大唐推行新政,其土地政策中便有徹查寺院田產(chǎn)一項(xiàng),可以想象,如今大唐境內(nèi),定有許多寺院田產(chǎn)被封查。
秦嶺中有三山有名,太白、華山、終南山,其中太白山頗有名寺,是以在這遇見僧人,實(shí)是不足為奇。
老和尚聽了李從璟的話,竟是老臉一紅,喏喏不知何言。
這副老實(shí)巴交的模樣,倒是逗樂了李從璟,他道:“佛門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叫人命關(guān)天,而佛門中人又將身體看作皮囊,以為時(shí)時(shí)可棄,并不在意,如此不免自相矛盾,卻是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