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堯解釋:“此人出身韋家旁支,如今只是一名普通的縣官。然其品格與能力,孫兒早有觀察,孫兒認為他能當大任?!?br/>
太后聞言,陷入了沉思。
世家門閥內斗時有常事,旁支有能力者被嫡系排擠打壓也很正常。
如此就能解釋為何韋家一位被認為有能力的人,如今卻只是個小小的縣官。
默然片刻,太后說出自己的疑惑:“堯兒,你的母妃乃韋家嫡系所出,按理來說你應當與嫡系親厚,你為何要扶持旁支?”
劉堯不卑不亢地回答:“孫兒這樣考量,有兩個必要的原因。其一,江北若是不交給品質高尚的有能之士,只會走以往的老路,何談復興與未來?”
“其二,孫兒忝居楚王之位,倘若韋氏嫡系的勢力不加以抑制,怕是會仗著孫兒的地位惹出亂子。扶持旁支可以制衡嫡系,維持局勢穩(wěn)定?!?br/>
太后不言不語,依舊默默地看著劉堯。
劉堯頓了片刻,繼續(xù)開口:“以上是公理道義,而現在孫兒要說的,卻是孫兒自己的私心。”
“嫡系本家無需孫兒為他們的權勢添磚加瓦,自然不會對孫兒死心塌地。旁支不一樣,他們想要出頭,就必須依附孫兒。”
“皇祖母,孫兒需要自己的勢力供孫兒驅使,不論是履行職責,還是……自保,孫兒都需要自己的勢力。”
太后忽然笑了起來,那笑聲意味深長,令人感受到莫大的威壓。
她道:“你倒是很坦白。”
劉堯沒有多說,只是默默地跪在地上。
太后淡聲開口:“哀家記得先前你給哀家遞過一封信,信上就已經為江北新知州一事做了鋪墊?!?br/>
“如今你直言不諱,倒也有始有終。也罷,哀家不能食言,說過要賞你,便會賞你?!?br/>
“然而事關國事,以及江北的民生大計,倘若韋塬德不配位,哀家也不介意做那食言之人?!?br/>
“你把韋塬的背景信息交給哀家,哀家會判斷韋塬的能力以及品性,如若哀家認為他能勝任,便會應了你?!?br/>
劉堯畢恭畢敬地磕了個頭:“多謝皇祖母?!?br/>
太后點點頭:“起來吧,地上涼,不要一直跪著?!?br/>
劉堯起身,依言坐回原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