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構建中部非洲的經濟合作,光靠東非和南德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南德本身是一個內陸國,而中部非洲的出??诳刂圃跂|非,比利時和德國人手中。
雖然東非有本國的出???,但是距離東非西北地區(qū)還是有些遙遠,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通比利時和德國的出海通道。
莫里斯說道:“比利時和德國經濟上都很強,但是兩國并不能有效的輻射自己在中部非洲殖民地,所以構建中部非洲經濟就需要我們之間的合作?!?br/>
“而第一步就是構建陸地上交通的互聯(lián),包括興建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合作開發(fā)區(qū)域內的礦產資源,從而為各國帶來經濟上的利益?!?br/>
“第二步則是在區(qū)域內開放市場,統(tǒng)一關稅,構建一個中部非洲經濟同盟,實現(xiàn)資源上的變現(xiàn)和貿易上的互通有無?!?br/>
“毫無疑問,這個中部非洲經濟同盟一但建設完成,我們東非能夠拓展區(qū)域內的影響力,加強和成員內國家經濟上往來,而你們也能通過這個區(qū)域經濟同盟加速殖民地的開發(fā),提升各自殖民地或者國土的價值?!?br/>
東非開出的條件相當有誠意,畢竟按照當前時代的國際社會的邏輯,東非的做法并不符合一般帝國主義國家的風格。
就比如美國,恨不得把整個美洲的其他殖民勢力全部驅逐干凈,然后美國在美洲一家獨大。
東非作為非洲最強大的國家,一般來說,如果東非想搞出一個東非版“門羅主義”,也絕非沒有可能,如果東非參與非洲大陸上的競爭,基本上就沒有歐洲各國的事了。
現(xiàn)在東非提出的中部非洲經濟同盟,也就代表東非愿意在平等的地位上和德國,比利時兩國合作,一定意義上來說,這代表東非對德國和比利時在中部非洲利益存在的認同。
說句不好聽的,整個中部非洲對于東非來說,就相當于墨西哥之于美國,美國能通過各種手段將西班牙,法國從墨西哥趕走,東非想通過武力掌控中部非洲更是易如反掌。
畢竟墨西哥雖然表現(xiàn)很爛,但放在世界范圍也算是區(qū)域大國,而比利時和德國在中部非洲的殖民地和墨西哥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
澤維爾:“東非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不過這件事我還是要先和國內商量,我本人相信德國和東非之間會達成共識,為開發(fā)中部非洲經濟提供穩(wěn)定的環(huán)境。”
而比屬剛果殖民地的克萊恩總督就干脆多了,他對莫里斯說道:“東非的方案,我們比利時很感興趣?!?br/>
莫里斯?jié)M意的點點頭說道:“班吉市的通信很發(fā)達,你們完全可以借助這里的電報和各自國內溝通,如果愿意接受我們東非的善意,接下來我們就在班吉市將協(xié)議定下來?!?br/>
德國和比利時代表團想來趟班吉可不容易,因為他們殖民地境內的交通實在是一言難盡,所以讓他們直接在班吉把所有事搞定,也就可以減少很多麻煩。
隨后幾天,德國和比利時代表團通過班吉市的電報將各自情況送回了國內,結果也不言而喻,由東非牽頭組建中非經濟合作組織也適時成立。
實際上,德國政府早就想借助東非的力量,來開發(fā)喀麥隆殖民地,只不過當時東非專注于本國建設,對德國政府的請求并不感冒。
而時過境遷,如今東非工業(yè)實力大漲,國內交通建設已經相當完善,自然要向外擴張經濟邊疆。
……
萊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