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這幾年在國際上越發(fā)霸道,利益之爭容不得手軟,尤其是當前東非想要進入更多國際市場的關頭,而遠東帝國作為東非第三大市場,必然在東非的重點關照之內,至于第一依舊是中東歐市場,其次是西歐市場。
這是由東非的產業(yè)結構所決定的,東非能夠引以為傲的是重工業(yè)和農業(yè),而很多重工業(yè)產品想要賣出去,對方必然要有消費能力,農業(yè)亦是如此。
東非對外農業(yè)貿易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而全世界對經濟作物消費最大的地區(qū)就是歐洲。
歐洲本身氣候并不豐富,尤其缺乏熱帶氣候類型,而中東歐在氣候條件上比西歐更加惡劣,加上東非和中東歐市場的距離優(yōu)勢,使得中東歐成為東非最大的農產品消費市場。
至于西歐,在東非西海岸開發(fā)后,靠著地理上的便利,所以近些年來發(fā)展相當迅速,但是競爭對手也最多,加勒比海諸國,南美,西非都能同東非形成競爭,而在東海岸能和東非農業(yè)形成競爭的只有英國控制下的印度。
……
柏林。
馬普托市市政府組織的商業(yè)代表團不遠萬里來到了柏林,準備在柏林籌措發(fā)展資金。
自從三五計劃開始后,東非政策進一步放開,這也讓馬普托市看到了機會,對于馬普托市來說,如今發(fā)展最缺的就是錢。
作為東非東海岸的重要城市,一直以來馬普托市享受的政策紅利其實并不多,早期發(fā)展資金,大部分都是由省里支持。
但是漢薩省實力終究是有限的,所以想要更進一步,馬普托市只能將眼光放到國外。
此時,馬普托市也試圖靠著“前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政治中心”的身份,從葡萄牙招商引資。
但是葡萄牙畢竟國家體量小,經濟水平還差,很難滿足馬普托市的需求。
前世葡萄牙加上殖民地,好歹還有一千多萬人口,而如今葡萄牙的幾塊海外殖民地小的可憐,經濟上更是一落千丈,在歐洲妥妥的三流國家。
“柏林果然不愧是世界級的大都市,光是這個繁榮度,恐怕達累斯薩拉姆市二十年也未必能追得上?!?br/>
“柏林人口應該接近三百萬,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兩倍還多,不過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一百萬并不是達累斯薩拉姆市的極限,只是政策上暫時不到位,要不然人口翻一倍還是沒有問題的?!?br/>
“而且柏林雖然大,但發(fā)展水平未必比達累斯薩拉姆市高,柏林有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基本都有,而且達累斯薩拉姆市不是政治中心以外,達累斯薩拉姆市能發(fā)展到今天這個規(guī)模,可以說十分不易?!?br/>
柏林是德國的政治中心,而達累斯薩拉姆市別說首都,連省會都不是,如今濱海省的省會依舊是第一鎮(zhèn)市,東非遷都后,省政府并沒有搬遷,這也是第一鎮(zhèn)市能繼續(xù)維持城市運轉的主要原因。
“唉,別說柏林和達累斯薩拉姆這種大城市了了,我們馬普托市還是先以貝拉為超越目標吧!”
馬普托市商業(yè)代表團成員的對話吸引來了克威爾的注意,克威爾是柏林市政府的接待人員,也是柏林魯尼銀行的業(yè)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