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在四川最南端,南接云南武定州,東接昭通府,西接永北麗江,完全就是插入云南的一枚錐石。
城鎮(zhèn)被涼山包圍,山水之間景色很美,特別是木棉花,讓攀枝花成為火紅之城。有詩為證:
朵朵天邊發(fā),燒云是木棉。丹樓開十二,玉女笑三千。瓣里巢紅翠,須間吐紫煙。越王烽火樹,多在祝融前。朵朵爭紅日,枝枝作燭龍。炙天光盡煖,映水色還濃……
五騎營地人人持劍,前有清風明月,秋香秋季,外加小玄雷領隊,后有眾道童跟隨,列作方陣操練游龍劍,可謂氣勢如虹。
營地外一年約雙十的少女,面露難色,來來回回徘徊其間,三寶定睛一瞧,不是吳珂珂還有誰。
“珂珂姑娘因何徘徊門外?”
“小女子來此已兩日,有事相商,特意求見國師?!?br/>
吳珂珂看到三寶從天而降,連忙迎上前,面色焦急。
“此地不是說話之處,珂珂姑娘且隨本道爺入內(nèi)一敘?!?br/>
“小女子已略備薄席,只等國師賞臉呢?!?br/>
“哈哈,珂珂姑娘貴為郡主,可是金枝玉葉,既如此本道爺叨擾?!?br/>
二人來到下榻的客棧,整個客棧空無一人,應該是吳珂珂包下整個客棧。
“國師回來可是要兵發(fā)云南?”
“不錯,兵家有言擒賊先擒王,捉蛇捏七寸,本道爺正打算一舉擊敗反亂,還百姓一份安穩(wěn)?!?br/>
“國師不要呀,珂珂有事相求!”
“你我也算是熟識,沒必要如此見外,直接稱呼就是?!?br/>
“小女子腆著臉面為父王求個情,父王謀逆在先,論罪當誅,按理不應求情,奈何他終究是小女子的父親,希望國師能放他一條生路?!?br/>
“珂珂姑娘,這事你應該勸說平西王,而不是來找本道爺?!?br/>
“小女子有的勸呢,況且我也是不贊同父王反叛,聽到消息即刻趕回云南,可父王執(zhí)拗太深,無奈只能求助國師。”
“珂珂姑娘,本道爺法術如何?”
“國師法術無邊,珂珂明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