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教一事,他卻是漫不經(jīng)心,極難上手。
當(dāng)時的碧海童子,就仿佛是一張白紙一般。
只是因為體內(nèi)尚還有著自我意識,加上赤龍法王對他確實不薄。
碧海童子就逐漸接受了輪轉(zhuǎn)道的理念,幾乎成為了赤龍法王在外的代言人。
聞此言,謝缺也不由皺眉。
赤龍法王的身份就已經(jīng)足夠讓他感到疑惑了,其極有可能是魔佛分化之身,但卻是拜了輪轉(zhuǎn)圣王為主。
自己面前的碧海童子,身份則是幾乎能夠確認。
便是當(dāng)初觀音菩薩身前的侍奉童子,三太子的親生兄長,號稱惠岸尊者的木吒。
雖說碧海童子極有可能只是木吒死去后善念化作,但二者之間也的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從這些話語之中,謝缺也能夠察覺到。
這位碧海童子的心智也極為簡單。
雖說其自意識起至今已然活過了數(shù)千年之久,但對于很多事情近乎都保持著高度的善意和熱情。
仿佛有著一種極端的純良在其腦中,并且已經(jīng)成為了本能。
對于天心真君,他不過是小小懲戒一番,并未太多為難。
甚至于謝缺聽聞其言,碧海童子至今仍舊未有破過殺戒。
這般認知,不由得讓謝缺更加斷定。
這位碧海童子,便是木吒死去后的善念所化。
只是謝缺有些疑惑,當(dāng)他在接觸到碧海童子身軀的一瞬。
卻是未有吸納其真靈。
要知曉,神祇念的真靈雖然被謝缺所吸收。
但對一個人而言,真靈并非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