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華殿里也是華燈璀璨,鋪紅疊翠,布置的極為華麗。
皇帝看著室內(nèi)這么多顏色,難免覺得鬧得慌,但礙著太師的面子,對玉姒也便發(fā)不起脾氣來。
他還在想著妹妹說的話,是該好好幫她挑個如意郎君了。
玉姒看著皇帝笑意吟吟,想著表姐晉封的這一晚,皇帝還肯宿在重華殿,是對自己莫大的恩寵。
她甚至連假意的推辭都沒有,只覺得這是難得的機(jī)會,只盼時間停在這一刻,莫在向前流淌。
花朝節(jié)一過,大家盼望著的就是三月春闈了。
皇帝繼位已是第四個年頭,正常的科舉都在秋天,沒有受到影響,但制科考試卻在洪慶元年春天的騷亂中被停了一屆。
這一次的考試,皇帝便分外重視,也發(fā)布了御令,說要補(bǔ)上洪慶元年的錄取名額。
在職官員聽到這個消息,莫不欣喜,一片稱頌之聲。
原來這制科考試,不同于士子的登科考試,是針對在職官員和已經(jīng)取得功名的士子們的一種特殊考試制度。
參加制科考試的人員由朝廷中的大臣進(jìn)行推薦,也可以自薦,然后參加一次預(yù)試。
最后,由皇帝親自出考題。
所有考試中,唯有制科,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
也唯有制科考試過關(guān)者,可以立即獲得相應(yīng)官職。
據(jù)后世史書《鴻音政要職官紀(jì)》卷十五記載:“試之日,或在殿廷,天子親臨觀之。
試已,糊其名于中考之。
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與出身?!?br/>
按照婆羅洲的傳統(tǒng),科舉考試中,唯有制科及第者,才算是天子門生,也才有了最高的榮耀。
因而這一年的春闈考試,就以特別隆重的方式拉開了帷幕,報名人數(shù)也是歷年來最多的。
為了籌備這次的春闈,整個禮部忙活了半個多月了。
楊尚書辭職之后,由兩個侍郎暫時幫辦著,皇帝不發(fā)話,誰也沒有膽子敢去薦舉尚書人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