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北漢的老皇帝是怎么死的,重活過一世的周至柔其實也不知曉。她只是通過這一路行來的種種見聞,推理判斷而來南魏和北漢的交往,雖然不如東齊國和南魏的交流深厚,但國土面積也有相當大部分的接壤,怎么可能這邊使者團都入關了,那邊朝廷卻沒派出一個地位相等,或者官職相稱的對等使者呢
楊天一是挺年輕的,不過他的身份是堂堂國公,同時也是皇家近臣,同南魏帝族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他的身份之高,恐怕北漢得派出郡王一級的才能顯得不失禮??扇缃衲?,進了這安定府,只有州府一級的官員對接。
雖說接待也是客客氣氣的,熱心的將驛館打理干干凈凈,不許宵小之輩亂闖,主動提出保護使者團的人身安全,可這禮數(shù)上的欠缺,就讓人遐想連篇了。
除非是北漢存心的,存著故意羞辱南魏的心思,不然,就是北漢的都城金京那邊,出了大問題。恰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能出什么問題肯定和新老皇帝的交替有關。
周至柔大膽猜測,小心論證,終于得出結論:恐怕老皇帝過世,小太子繼位這一過程并不太平,是否充滿了肅殺的宮廷內斗不得而知。她腦中閃過各種皇權奪嫡,猜測老皇帝恐怕是無力掌控朝堂了,不然不會在外交上出現(xiàn)這么大的紕漏。
聽了她的話,綠梅駭?shù)玫雇藘刹?,實在無法想象,堂堂皇帝也會死得不明不白嗎那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啊,不是她這種隨波逐流的女子,怎么會,怎么可能呢
周至柔含笑安撫她,“別怕,我只是信口胡說的,無憑無據?!?br/>
“這種事情,讓你拿到證據,我們才都完蛋了“楊天一左手捏成拳頭,重重的擊中自己的右手掌,仿佛解謎題時忽然得知了正確答案,那種“我怎么沒猜到““早該想到“的事后清明感,暴露無遺。
“啊,爺,你也覺得,是北漢金京的問題“
“肯定啊,只是一時沒敢往老皇帝駕崩的原因上想。按照柔兒的話,是了,我恐怕老皇帝死的蹊蹺,那邊的勢力沒有協(xié)調好,現(xiàn)在就跟弓弦一樣拉得緊緊的,暫時沒辦法分神管我們?!?br/>
若是大勢已定,那么派出像樣的使者隊伍迎接,就太簡單不過了。
目前肯定是兩方勢力膠著著,甚至三方,你贏不了我,我奈何不了你,放棄也不甘心,談判又沒談攏,互相撕扯著,用力著,防范著,卻沒辦法真的真刀真槍對戰(zhàn)一場,畢竟刀劍無眼,一旦開戰(zhàn)什么結果就不可預料了。誰也沒有必勝的信心。
這個時候南魏的使者團若是過來,等于平白在油鍋里滴了一滴水,非得炸了不可。
一來,使者團不是北漢原有的勢力,簡單的威脅恐嚇和拉攏,對使者團沒什么用處。除非是下死手除掉使者團,那就等于昭告天下,北漢內部出了問題。
再者,使者團所有人都是不可控因素,誰知道會偏向哪一方,離開北漢的境土之后,會做出什么
在所有人都分不出精力關注的情況下,也只能默認著使者團的到來,等著他們抵達金京,在見招拆招
楊天一想到這里,立即決定,不走了
暫且在安定府留下
等北漢的皇權交接完畢后,他帶著使者團前去,反正吊唁的宣平皇帝手書,和恭賀新皇帝登基的賀書,都準備好的,早幾天送,晚幾天送,沒什么區(qū)別。
他們本來就是南魏的人,干什么參與北漢的斗爭。幫著勝利一方,得到的好處也有限,且回到了南魏就沒用了。若是倒霉幫了那輸?shù)囊环?,豈不是連回國都成了奢望
楊天一決定之后,還有點擔心周至柔提出反對意見,誰知道周至柔也是惜命的主兒,認為事態(tài)不明之前,一動不如一靜。